自动包装流水线系统的结构框图与可靠性框图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9 10:30
作者:宏基科技
本文由自动包装流水线厂家—江苏宏基科技整理科技发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流水线系统的结构框图与可靠性框图:
对于流水线系统,常用的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是根据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功能绘出可靠性逻辑图,建立系统可靠性数学模型,把系统的可靠性特征量(例如可靠度、MTTF等)表示为零部件可靠性特征量的函数,然后通过已知零件的可靠性特征量计算出系统可靠性特征。
系统可靠性框图只表明各单元功能与系统功能逻辑关系,而不表明各单元之关系.而各单元之的排列次序无关紧要一般情况下,输人和输出单元的位置,常常应排列在系统可靠性框图的头和尾,而中问其他各单元的次序可以任意刹卜列,得到了系统可靠性框图以后.下一步就是计算系统的可靠度。
综上所述,系统的结构关系、功能关系及可靠性逻辑关系,各有不同的概念。在对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建立可靠性模型时,一定要弄清系统的结构关系、功能关系及可靠性逻辑关系,然后才能画出可靠性框图。
自动流水线系统可靠性模型建立的步骤:
对于自动化流水线机械系统,建立其可靠性模型主要有以下几大步骤:
1)确定系统所要的功能
一个复杂的自动流水线机械系统,往往具有完成多种功能的能力,而针对完成功能的不同,其可靠性模型也相应变更。例如,自动流水线的双阀门简单系统。此时即可建立包含所有功能的相应可靠性模型,也可以建立实现单一功能的可靠性模型。
2)确定系统的故障判据
故障(或失效)判据系指影响系统完成规定功能的故障(或失效)。此时应该找出导致功能不能完成和影响功能的性能参数及性能界限,即故障(或失效)判据的定量化。
3)确定系统的工作环境条件
一个自动化流水线系统或产品往往可以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下使用,但不同的使用环境条件又对系统完成功能的程度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建立系统可靠性模型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考虑工作环境条件的影响。
(1)同一系统用于多种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情况。
仅用不同的环境因子去修正其故障(或失效)率。此时该系统的可靠性框图不变。
(2)当系统为了完成其规定的功能,需经历阶段不同的环境条件时,阶段建立可靠性模型且做出预估,然后综合到系统可靠性模型中。
4)建立系统可靠性框图
则可按每个工作在完全明了系统的情况后
系统可靠性框图。系统可靠性框图表示完成系统功能时所有参与的子系统(或单元),每一个方框代表子系统(或单元)的功能及可靠性值。
5)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对已建好的系统可靠性框图,建立系统与子系统(或单元)之间的可靠性逻辑关系和数量关系,即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数学模型用数学表达式系统可靠性与子系统(或单元)可靠性之间的函数关系,以此来预测系统可靠性或进行系统可靠性设计。
自动流水线可靠性预计的目的在于发现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进行方案比较,以选择最佳方案。
(1) 了解方案设计是否与技术要求的可靠性指标相符合,这种相符合的可能性有多人。
(2)所设计的产品在进行试验和实际运行的数据中,如发现可靠度达不到原预计的可弃度或可靠度下降时.便可根据失效率异常的情况来查找产品中的某一特定部位是否发生了失效。
(3)在设计的最初阶段.找出薄弱环节,并采取改进措施。
(4)可靠性预计是可靠性分配的依据,在制定可靠性指标时,有助于找到可能实现的合理值。
(5)有助于零部件的正确选择。
(6)有助于可靠性指标和性能参数综合考虑。
(7)对于某些无法进行整机可靠性试验的产品,可采用把各部件的试验数据综合起来以计算整机可靠度的办法,这就是根据零部件的可靠度来预计全系统的可靠度。
(8)为自动化流水线可靠性增长试验、验证试验及费用核算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依据。